第四十章 拔营
书迷正在阅读:白莲替身他人设崩了[穿书]、始乱终弃了太子以后、诱逃(高H 1v1)、甜妻若水、离婚后,妈咪马甲飒爆了、融爷的仙妻光芒万丈、抱错假少爷团宠而不自知(穿书)、超级战医、花心男主的备胎我不当了(重生)、一不小心攻略了起点渣男(穿越)
只所以没明说会酿酒,也没明说不会,是因为李孟羲不知酿酒到底有多大的难度,不敢轻易夸口。 但就算一点不懂酿酒的知识,李孟羲也能改进这个时代的酿酒技术。 比如蒸馏。 汉朝已有蒸馏技术,李孟羲记得前世看的报道说,在海昏侯刘贺墓中发现了用于蒸馏酒的酒器。但是不知为何汉朝的蒸馏技术未被大面积推广,直到元朝时中亚的蒸馏技术传入中国,古中国才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蒸馏烈酒。 小口抿着发酸的水酒,李孟羲心想或许可以找个机会,把酒蒸馏一下试试。 蒸馏过程又不复杂,但凡初中做出生物化学实验,都不会对蒸馏陌生。无非是把酒倒在锅里,锅上用盖子盖紧,然后烧柴加热,再把变成蒸汽的酒精冷凝下来而已。 正想着以目前有限的条件,蒸馏酒技术上可能性有多大,有人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。 来人身材高大壮硕,一进来就把光遮住,帐篷瞬间暗了。 豹头环眼,走路带风,不是张飞,又能是谁。 张飞一进来,就直奔酒来,小酒坛被张飞蒲扇大小的手掌抓在手里,小的像一只水杯大小正合适,张飞抓住酒坛张嘴仰头就往嘴里倒,白亮的酒柱从酒坛里倾出,部分倒进了张飞嘴里,剩下的如同浇花一般,溅在了张飞一脸如钢针般的髭须之上,好不浪费。 张飞喉咙耸动,仰着脑袋大口大口的喝的痛快,酒坛本不大,刘备和关羽以及李孟羲每人倒了两小碗之后,所剩的本就不多了,三两息之间,酒被张飞痛饮的一滴不剩。 张飞一副不过瘾的样子,用袖子抹了一把嘴巴,酒坛随手丢在了矮几之上。 “大哥,斥候回来了,河间郡内黄巾动向已探查清楚。”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目光相互交汇,最后,刘备的目光落在了怀抱酒坛的李孟羲身上。 刚张飞把酒坛随手丢下,酒坛在矮几上乱滚,若不是李孟羲手疾眼快,就要掉地上摔碎了。 刘备本想问李孟羲的意见,可他未得到李孟羲的反馈。 毕竟军师,不知兵事。 刘备目光落在李孟羲脸上片刻,李孟羲未有言语,见李孟羲神情并无异议,刘备觉得莫名其妙的心安。 “拔营。” 刘备简短意骇的下达了军令。 要拔营了,整个军营都忙了起来。 刘关张三人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,军营里来往的人影匆匆,李孟羲和弟弟成了没事的人。 拉着弟弟站在了一边,生怕挡住干活的人的路。 李孟羲越来越喜欢把下巴放在弟弟的肩膀上,身体成了重量全压在弟弟肩膀上,不用费力站着,很舒服的。 砖头不喜欢这样,哥哥的下巴硌的他肩膀疼。 “砖头。” “啊?” “我们去看拔营吧。”李孟羲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说着。 “什么是拔营吗?”砖头仰着小脑袋,一脸天真的问哥哥。 李孟羲带着弟弟在军营里乱跑着去看拔营了。 来自现代社会的李孟羲看东汉末年的什么都是陌生的,陌生的衣服,陌生的车马,陌生的餐饮方式,陌生又带来了十分的新鲜感。 对李孟羲来说,他只要四周打眼望去,就像是在看真实度百分之百还原质感十足的古装片,嚯,古装军事片。 拔营一词,特指古代军队开拔诸事。 “拔营”为何被称为拔营,因为李孟羲发现,真的是“拔”的。 用木头一根挨着一根钉在地上组成的木桩墙构成营寨主体部分,现在大军即将出征,乡勇们把一根根木头再从土里拔出来。 一头削尖的木头钉进土里并不简单,拔出来更难。 拔木桩的乡勇们抱着木桩狠晃,晃松了再往后拽,就干了一会儿,乡勇们就累的有些气喘,乡勇们普遍干瘦,体质不太行。 李孟羲自知对古代战争缺乏了解,他拉弟弟到处跑着乱看,未尝没有主动学习的目的在内。 当然,这些常识性的事不用主动去学,时间一长,自己就会习以为常了。 可是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率有天壤之别。 若是不主动如了解,可能数个月时间耳濡目染之下,李孟羲也能对扎营事宜有个大概了解,但也只是大概;而若是主动去观察与学习,或许只认真观察的一次扎营,便能了解大体,看了两次扎营,便能了解详细,等见过三次,就能事无巨细,了解的清清楚楚。 别的可能不擅长,但若是说学习这件事,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,经历过书山题海的李孟羲,学习他太擅长了。 就比如现在,李孟羲眼中看到的是军士们在拔木桩,心中想的是木桩可以稍微用火烤一下,把木桩表面稍微碳化,即不会影响木桩的强度,耐腐性会增加很多。 又比如,李孟羲有些疑惑,看着一排排单排的木桩围成的木墙,高勉强及人,这样的木墙来上十几个用力一推或是用力一撞可能就要倒了,用于防御怕是不够。 李孟羲疑惑这矮矮的木墙或者说木栅栏的意义何在,防骑兵?防箭?或者都有?李孟羲有所猜测,但毕竟只是自己猜测而已。 有空得找个专业人士问一下,专业人士就是关羽。 拉着弟弟接下来去看拆帐篷。营帐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,没有帐篷在野外睡觉,蚊虫叮咬暂且不说,夜冷天寒,露天睡觉着凉了怕是非战斗减员要一大片一大片。 从外形上,看不出汉末三国的军帐和后世的野营帐篷有何区别,毕竟外形那么简单。 拆营帐的士兵先把铆在帐篷四角的钉子拔了出来,帐篷的支撑结构有些复杂,让李孟羲有些看不太明白,只隐约觉得帐篷的顶部的骨架和雨伞有些像。 除了刘备的中军大帐,其他士兵的营帐是很矮的,勉强有一人高,进出需要略低头才不会碰到帐篷顶。 见拆帐篷的军士抬头把帐篷顶的一个小木棍拉了一下,帐篷顶就像雨伞那样收缩了。 砖头这里指着叫哥哥看,那里指着看,他更多的事看热闹,哪人多拿动静大他就看哪。 李孟羲不一样,他看到了营帐被收起来的全过程,尤其是帐篷顶一下就雨伞样的缩起来的时候,他眼睛亮了。